以前的时候总觉得“偏爱”是件好事,但是后来真的理解了偏爱的意思,便不这么觉得了,偏爱这件事好不好,要看放在什么关系当中。如果是在夫妻关系当中,男人总是偏爱女人,那么,这个女人的日子一定像吃了蜜罐里的糖一样甜。但是,倘若是在婆媳关系里,丈夫总偏心婆婆的话,那么,受苦受难的还是女人。
说起偏爱偏心这事,最值得一提的还是子女关系,就拿我朋友的父母来说,他们家重男轻女,从小对男孩非常的重视,而对于女儿,觉得吃饱饭有的穿就行。上大学的时候,我那同学的生活费、学费都是靠自己打工一点一点攒的,我们出去吃饭的时候,她也从来都不参与。
在父母和子女关系当中,多数偏心眼的父母都会重男轻女,还有两个男孩的那种,就是爱偏向小的那一方。觉得老大年龄大,就应该懂事,年纪小的爱哭爱闹,一家人就得宠着,不自觉的偏心小的孩子是很多父母亲的通病。
话说回来,如果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,父母做得不是特别过分,孩子们长大了也可以理解,就害怕做父母没有分寸,不仅小时候偏心,长大了孩子都成家了,还爱掺和两个孩子的事。
甭觉得偏心孩子是好事,事实证明:越是被偏爱的孩子,越不会有什么出息。
程馨就遇到了一个极度偏心的婆婆,自从结婚以来,婆婆的很多做法让程馨不舒服,比如平日里她和弟妹一起回老家,身为嫂子她要在厨房里忙活,跟着洗菜做饭,而弟妹就只负责吃喝。不仅她吃亏,就连自己的丈夫赵宁也是一样,每次回到了家,什么杂七杂八的重活全是赵宁干,而小叔子就在客厅里悠哉悠哉地看着电视,什么忙也不帮。
光是日常生活当中的一些小事,婆婆偏心也就罢了,最让程馨反感的是婆婆在大事上的态度,前几年公公意外去世,留下了一笔抚恤金。当初结婚的时候,说到彩礼这件事,婆婆就哭穷,还说:“我两个儿子不容易,若是给你的多了,小叔子结婚就不好办了,总要留点钱。”
程馨心地善良,说好的十万彩礼,五万块钱就把他们一家人打发了,可是到了小叔子结婚的时候,连着出首付、彩礼以及办婚礼整整花了50万。同样是办婚礼,程馨的婚礼是在老家的饭店办的,婚后两个人想去度蜜月,婆婆觉得他们太浪费直接否决了。最后还把收的份子钱分开,自己扣下了一半,然而,等到小叔子结婚,不仅没有扣那些钱,还在婚礼上给小叔子包了一个大红包,第二天小叔子就带着弟妹出去旅行了。
程馨也不是那种特别爱找事的人,这些事过去了也就过去了,她不计较,而且自己家庭情况也说得过去,能少一事就少一事。可是谁知婆婆偏心惯了,看着程馨不反抗,还得寸进尺起来,最近婆婆就盯上了程馨的那套学区房。
程馨在婚前是有一套房子的,那套房子是父母给她的,她之前上学的时候,父母图方便,在那买了套房子。后来,父母老了,便搬到了郊区去住,程馨又是独生女,就把那套房子给了程馨。虽然说那房子很老了,还只是两室一厅,但是在小城市里的学区房,怎么也值个五六十万,婆婆却用二十万打起了她的主意。
这不,小叔子家的女儿和儿子都要去城里上学了,两孩子都不愿住校,就只能租房子,后来婆婆就想起了程馨的那套房子。当时,程馨的房子里还有其他租客,可是婆婆开口了,她不好意思拒绝,就让房客退了,让小叔子一家人住了过去。
没有想到,后来婆婆和小叔子打起了那套房子的主意,婆婆说:“儿媳,你看你那套房子,那么老破小了,也只有两室一厅,要不20万卖给你小叔子吧,都是自家人,你也不吃亏。”
程馨听了就着急了,她特意强调那套房子是学区房,不管多大面积她绝对不会二十万就卖,可是婆婆不依不饶:“我这也是为你好,你说你那房子来回租来租去的,多不省心,卖给小叔子,你可就不用操心了啊。”
这些年,程馨觉得自己已经尽可能忍让婆婆的行为了,当初坐月子的时候,婆婆先紧着小叔子那边,现在又来打她学区房的主意,她有点生气了:“妈,这么说吧,就算是卖,我也绝对不会卖给小叔子。你们这是居心叵测,你尽快跟小叔子说,让他搬出去吧,既然你不仁,也别怪我无义。我的房子你们还想占便宜,老虎不发威,当我是病猫吗?”
婆婆没有想到自己的道德绑架并没有让程馨答应,反而惹恼了程馨让小叔子搬出去,她不乐意又开始替小叔子哭穷:“你说你和赵宁你们两个都是上过学的人,学习又好,前途自然好的没法说,你这小叔子打小学习就不好,现在也只能在城里发展发展了,你就不能让让他?”
婆婆越哭穷,程馨就越生气,还把话说绝了:“这不是在哪发展的事,如果你再说的话,那他现在就搬走,我一点时间也不给他留。让他住着没交房租就不错了,还想便宜买我的房子,没门。”
婆婆最后也没有说的过程馨,只能悻悻地走了。
电影《教父》中有这样一句经典台词:“没有边界的心软,只会让对方得寸进尺;毫无原则地仁慈,只会让对方为所欲为。”
我很支持程馨的做法,因为做人就是应该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,总是一味地忍气吞声根本解决不了问题,还会让对方得寸进尺。不管是因为偏心还是在婆媳关系里,我们都不能任意由婆婆胡来,婆婆是长辈没错,但是这不代表着自己因为她是长辈就总是无条件的妥协退让,更不能随便就接受他们这样的道德绑架。
正如《甄嬛传》中甄嬛所说:“我帮你,那是情分,不帮你,那是本分。”亲兄弟之间更需要明算账,不管是借钱还是有事要帮忙,都应该讲究公平而不是情分。
周国平曾说:“分寸感是成熟的爱的标志,人际交往,要懂得遵守人与人之间必要的距离。”
一味的忍让,只会得换来别人的得寸进尺,你处处为他人考虑,不计较得失只会让别人把这一切当成理所应当,他会对你更不客气。只有你心里有原则,坚持有底线,做事有分寸,才能换来别人的忌惮和害怕,亲人与亲人之间,的确是要真心相对,但是也不能因为有血缘关系就如此道德绑架。
另外,不管是公婆还是做父母的,都应该做到不偏不倚,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的不平衡让孩子之间生了嫌隙,让他们心寒了,两个孩子手心手背都是肉,不能一味的只偏心一方。
你的偏心除了让孩子失望以外,还有可能导致两个家庭有矛盾,与其费力不讨好,还不如坐视不管,要么让小叔子自己去,要么就站出来说句公道话。
现实中有太多的例子足以证明:多数妯娌以及兄弟之间的不和睦,都是做父母的一碗水端不平造成的。
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,甭想占人家的便宜,做长辈的更是要拎得清,否则一家子甭想有安稳日子过。
- END -
今日话题:
嫁给两兄弟的家庭,你婆婆能一碗水端平吗?
欢迎留言讨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