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,各地都迎来新一波的生育高峰。为了让胎儿发育得更好,不少女性在备孕二胎期间积极进补,不知不觉体重开始增加甚至超重,这些其实对母亲和胎儿健康都会造成不良影响。二胎妈妈如何既能合理控制体重,又能保证宝宝充分营养?
科学的体重管理从孕前开始
对于很多备孕二胎的妈妈来说,在经历过头胎怀孕、生产、哺乳的过程后,体重多多少少都会与没生育之前的状态不一样。那么如果想要二胎的话,体重应该控制在什么范围内合适呢?备孕女性的合理体重,不能单看一个纯粹的体重值,要结合自己的身高来看,即体重指数,也叫BMI值。BMI值等于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。例如,160cm的一名女性,她的体重是49kg,那BMI值就是用49除以1.6的平方。对亚洲妇女来说,BMI值介于18.5-23.9之间是一个适宜的体重水平。BMI值≥24为超重;≥28为肥胖;<18.5为体重过低。
对于体重偏低的备孕女性来说,可以通过适量地增加一些食物量和规律的运动来增加体重。例如每天可以加一到两次餐,当然每次加餐不要选择垃圾食品,更多地增加一些乳制品,或者供卵、鱼肉类的健康食品。
对于产后肥胖或体重还没有完全调整到原先水平的二胎妈妈来说,需要注意肥胖的定义,BMI值≥28才能够定义为肥胖。建议这一类型备孕二胎的女性能稍微调整一下不良的饮食习惯,例如在吃饭的时候,稍微吃慢一点,避免过量地进食,也减少一些高能量、高脂肪和高糖食物的摄入,避免孕中晚期血糖较高。除了调整饮食习惯,多吃一些富含纤维、营养素密度高的食物外,同时建议增加适量运动,每天最好能有30-9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。
在这里特别给大家建议,有些生产前特别苗条的妈妈,哺乳期为了保证泌乳量进食比较多,产后会出现明显肥胖的情况。一般来说,在生产完三个月后,建议妈妈们能有适度的一些运动,以尽快地恢复到正常的体型与状态。
孕前身体营养状况评估
对于备战二胎的妈妈来说,建议大家在准备怀孕之前,做一个全面的营养状况和身体状况评估。例如很多女性朋友,会有一些明显的缺铁性贫血情况,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并没有察觉到,再例如冬天的时候觉得手脚冰冷,皮肤相对来说偏白,免疫力相对低,容易感冒等。如果能在备孕期间进行全面的评估,就能较好地纠正在孕中晚期这样一些状况出现。
另外,经历过头胎经验的妈妈都知道,孕中晚期血色素掉得特别厉害的。医生可能开很多铁剂,或者建议每天吃一些猪血、猪肝之类的东西。如果这个指标上来得还是特别慢,就会导致新生儿出生后,也会一些贫血的症状,然后再给宝宝补充相应的铁剂。其实这些都跟准妈妈在备孕及孕早期体内铁的储存量有关。有可能备孕期间膳食不均衡,导致一开始的储备量就相对来说比较低。而在怀孕期间,因为宝宝要在妈妈体内逐渐生长,妈妈身体内的血容量是在不断扩大的,这就导致孕妇的血液循环系统里,红细胞的相对数量变少,因为血容量的扩大,从而出现孕期内生理性贫血。
最后,许多备战二胎的妈妈,年龄相较于一胎的妈妈可能会稍微年长些,因此建议孕前做卵巢功能的检查,查一下整个性激素的水平,看是否适合要二胎。另外,常规的孕前检查以及甲状腺功能指标的检查等,都是二胎妈妈备孕期间要做好的功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