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从生下来那刻起,父母身上就有了为孩子操心的责任,为了让孩子能健康成长,父母总是竭尽全力。只是迫于生活压力,家长们为了想让孩子能有优越的物质条件,往往拼命工作,让工作占据了太多时间,而忽略了对孩子的教育。
而孩子要是成绩不理想或者不会自己处理事情,就会让父母觉得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本身就不够聪明,其实孩子到底聪明还是不聪明,根本不是取决于他的成绩。
上海的小黄有一个一岁大的孩子,当初为了能生下孩子,小黄和婆婆吵了很多次架,也受了很多累。
在怀孕期间,小黄经常看书、听音乐、诗歌朗诵,就是为了对孩子进行胎教,这样不管孩子将来是不是聪明的小孩,至少作为妈妈为了孩子努力过。
孩子到了半岁时,小黄带着他去医院做检查,医生只是抱住孩子,然后随手拿了一个小东西逗了逗孩子。逗了一会儿以后,医生放下手中的东西对小黄说:“宝宝没问题,在像他这么大的孩子里,是聪明的”。小黄听到医生这么说以为是医生不负责,因为医生只是逗了逗孩子,于是问医生,“这是怎么知道的?”
医生说:“因为孩子的手上有很多神经与脑部相连,所以看看孩子的小手就能知道。”听医生一说,小黄恍然大悟,原来如果孩子的抓力强,就能说明孩子的大脑发育的好。
不要忽略宝宝的抓力,当他们接触到某些东西的时候,会自然地抓住。当父母拉着孩子的手,抱起他们的时候,他的身体会自然地跟着,这就是一开始的亲子互动。
这个时期孩子能认识到手上的感觉,于是很多孩子开始在这个时候,靠自己的小手探索,会不停的摆弄手来了解手的用途,通常会把手指伸进自己的嘴里,这意味着孩子学会了稍微精细的动作。
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“儿童的智力,在他的手指尖上”这就是说孩子的动手能力能看出他是否聪明。
很多人都有玩沙子的经历吧?沙子摸起来软软的,触感很好,让孩子玩玩沙子或者学画沙画,对孩子的手部神经发育很有帮助,也可以用大米来替代。
玩沙子的过程,不仅可以让孩子的想象力大大发挥,同时也能够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创新力。
不同的东西质感不同,父母们可以通过让孩子触摸不同东西,来锻炼他们手部神经感知力,这样对孩子手部神经的发育也是大有好处的。
其实孩子聪不聪明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看出来的,而是在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变化的。假如家长觉得自己的小孩,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聪明,不要着急,孩子可能只是还没有开窍。只要家长耐心仔细的注意,孩子生活中的小细节,就能发现孩子的优点好好培养。